是否設立CRM實體組織,以及權責劃分的政策議題,本土廠商與外商似乎同樣的也有所不同,外商採取集中模式,本土廠商則採取分散模式,這兩種不同的作法是
各有優缺點,集中的好處是專業,壞處是會養成組織其他部門的依賴性,通常本土企業會希望組織中每個人都會進行分析,而不是養很多博士級的專業人材來集中管
控顧客名單。
分散式的作法是要求組織擁有產品的單位,都要有成員接受訓練、取得認證,最好是產品管理部門(PM)本身就會進行分析,跑模型,由PM自己做出產品的市場
區隔,找到合適的行銷客群,提出設計品質及企劃品質,而不是PM只是提出想法,然後由隔層紗的顧客分析部門提出建議,分散式的好處是可以將CRM的觀念深
入組織每個觸角。
集中還是分散比較好?
而本土企業之所以偏向於採行分散式還有一個原因,是為了避免現有組織和新設立的CRM小組產生衝突與矛盾,當企業採取集中模式時,顧客名單的運用主要由CRM小組領導,此時公司最高主管若未能給予強而有力的背書,這個部門與其他單位的協調將非常不容易。
無論是分散式或集中式,林慶治認為企業最好要擇善而終,否則收放很難自如,因為採取中央控制後就很難再放權,反之亦然。美國知名金融服務公司
Capital
One採行的是集中模式,並且因此而創造出令人矚目的經營成績,該公司的CRM部門養了相當多博士級的分析人材,其主導性相當強,絕對不會是沒手沒腳的支
援單位,這個部門和PM保持著競合關係,基本上有點類似利潤中心,因此可以創造出自己的獨特價值來,但是本土公司於效法Capital
One的作法之前,最好先行考慮人材培育的困難性,以及組織可能潛藏的衝突問題。
在我國,有些企業的作法是成立半獨立的直效行銷公司,他們讓這家子公司不依靠母公司也可以存活,而且由子公司來從事資料庫行銷的工作,子公司除了支援母公司各事業部,還可以創造出自己的效益,擁有自己的舞台。
針對組織權責劃分如何避免組織及人事的問題,林慶治的建議是設法讓CRM融入既有組織,他表示在公司內部未來可能存在的區隔管理(SM)、通路管理
(CM)及產品管理(PM)中,CM及PM已經相處有年,故可以考慮將PM與SM合併,如此可以減少部門間不必要的爭執,等到CRM小組真的跑出成果之
後,在來考慮設立實體組織還不遲,否則在完全沒有經驗的情況,是很難說服組織中的其他成員的。
如何確保CRM的ROI呢?首先我們要瞭解實質的成效是需要長時間投入的,通常要有1至3年的光景才能初具雛型,光是人員訓練可能就要耗去二年的時間,但
是短期的成效卻不容忽視,在架構解決方案時,最好能夠先行支援現有行銷活動,然後從基本的報表分析逐步地向資料採礦發展,等到行銷人員擁有經驗及信心時,
就可以開始進行多產品、多通路的行銷活動最佳化分析,使得每個顧客都可以獲得最適合其個人的產品及服務。
(免費閱聽新局企管網EZ有聲課「五大績效目標」
我輔導的一個消費產品公司,在業界的佔有率排行老三,但是距離前兩大的規模卻足足有兩倍之別,每次的主管會議,都會聽到一些「我們要勇起直追」的口號,或是不少「積極的改革構想」,可是會後的行動往往「無聲無息」。
【你有那個八字跟人家玩嗎?】
更好笑的,當業績不好的時候,所有檢討的理由一定是「我們公司就是什麼改革都不做,因此哪可能跟那兩家競爭品牌相抗衡」,老闆很無奈也不知道怎麼罵回去。
我看這家公司若是真的要迎頭趕上前兩大,起碼要增加一倍資本額,才有得一拼,老闆常這樣問我:「這樣就會擊敗他們嗎?」當然不見得,甚至我肯定說:「機會也不高」,為何?因為「打架不是靠拳頭」。
小公司也有小公司的做法,螞蟻也可以扳倒大象,信不?如果小公司擁有一個「獨家技術」的商品,也能夠「小兵立大功」,這道理非常簡單,所以小公司只要去思考「我有獨一無二的商品嗎?」這才是簡單一些的「突破之道」。
【別光作夢,做得到才說】
據我知道,很多大企業的大都是「鈔票堆出來的」,像是這個業者的前兩大,業績超過第三名足足一倍,可是利潤卻沒有多一倍,甚至有時候還是虧損的,所以他們賺到的只是「老大」的虛名,並無實際的「內涵」,若是你,這是你要的嗎?
最近許多國內航空業者紛紛停止「不賺錢的航線」,這是早就可以預知的後果,可是一年前他們算出來了嗎?我認為有,只是沒有很認真去執行「改革計畫」,也就是說「不見棺材不掉淚」。
我常常參加很多公司的檢討會議,都是在談觀念居多,其實觀念可以當「暖場」就好,主要還是要談「怎麼做?」,而且要找出「誰負責?」 開會要特別注意不可以「會而不議,議而不決,決而不行」。
【要玩就要玩的夠齊全】
我要嚴正的告訴一些「老二」,如果你沒有那個八字當老大,你就安心、專心的扮演好老二的角色,不要再作夢了,這樣會帶給自己「精神不集中」的困擾。
當老大不見得好,更不見得舒服,尤其是背有盲刺那種「搔不到癢處」的難過,你真的不要也罷!
一旦決定要當小的,就要想一些「小而美」的策略,千萬不要搞一些「做不到」的餿主意,例如「擴大通路、增加商品、多找幾人」這些「投資」是要同時一起來的,絕不是「擇一」,否則不如不玩。
員工會找理由推卸自己做不好的責任,老闆自己要懂得去防範這些不成熟的破招數,我會建議老闆「心頭要定」,講話要「清楚明白」,態度要「堅定有信心」,如此才能使員工「不說廢話」,哈哈!所以員工亂說話,是你老闆給他的機會啦!
(請參考新局企管網EZ有聲課「80/20法則」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