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放,將我們帶向何方 (二)
開放平台,指的是大型網站將它的應用程式介面( API)開放出來,讓其他人(包含個人,小團體,或中小型網站)可以依循這樣的規格寫程式內嵌到這個網站,給這個網站的使用者使用。這種模式對於網站應用 程式的開發者來說,可稱之為「跟著大哥有肉吃」模式。
文:黃紹麟

 

跟著大哥要有肉吃

 

為什麼要做開放平台?根本原因是要解決用戶不活躍的問題。

 

◎只有大哥才能談開放

 

開放平台,指的是大型網站將它的應用程式介面( API)開放出來,讓其他人(包含個人,小團體,或中小型網站)可以依循這樣的規格寫程式內嵌到這個網站,給這個網站的使用者使用。這種模式對於網站應用程式的開發者來說,可稱之為「跟著大哥有肉吃」模式。

 

為什麼要做開放平台?根本原因是要解決用戶不活躍的問題。由於社交網絡服務靠人際關係壓力驅動,一開始用戶都得了強迫症而非上不可,初期症狀消失後約 2/3用戶沉默。不斷推新應用是讓用戶活躍的其中一個方法,但經營者自己開發應用太慢,只能開放出去給大家做。

 

在上述第一段的定義裡有幾個重點。第一,只有產業內大哥級的企業才能一呼百應。51.com與校內網的開放平台,是因為開始有大哥的架式才吆喝小弟們加入。但別忘了,最有殺傷力的開放平台其實會是騰訊,然而他有本事可以等。

 

為什麼大家放棄一拼當大哥的機會,甘願做人家小弟?因為三年前的環境有機會讓剛出道的小弟三年後變大哥,而現在才出道的小弟要拼一個當大哥的機會已不容易,很多連投資都拿不到。最直接的想法是依附一個大的勢力求取生存機會。而這正是一個產業收攏的過程。

 

◎跟著大哥要有肉吃

 

第二,應用程式最終是給大型網站的使用者使用。因此大型網站本身有甚麼應用可以做是關鍵。新浪新聞,百度搜尋,淘寶買賣,這些網站都有清楚的產品定位。簡單來說,不同類型的大哥網站開放平台,其型態不會一樣,小弟們能效勞的方式也必定不同。

 

然而,只有講不出具體產品定位的社交網絡服務網站,想像空間最是無限,傳播能力也最強。雖然此類網站的功能包含了日記,相簿,好友,群組等有形產品,但其實其核心產品是「好友關係與動態」這個相對無形的服務。任何應用都要貼近這個核心才能有好發展。

 

第三,跟著大哥要有肉吃。雖然小型開發者追求一個當大哥的機會比較渺茫,但總還希望三餐有著落。大哥如果不能展現出對小弟的照顧,大概很快要樹倒猢猻散。除非這個大哥是一統江湖沒有對手的,否則永遠有其他大哥可以投靠。

 

與現實生活不同的是,網際網路上的小弟相對自由,可以同時加入不同陣營。這些應用開發者當然希望一個好的應用能四處賺錢,而不是被獨家綁死。但是,要加入不同陣營就得遵守不同規矩( API),多麻煩呀。如果這些大哥的規矩都一樣那不是方便多了?

 

◎開放標準的攻防戰

 

於是,一個期待著所有大哥都遵守的標準規矩出現了,就是由Google 所倡議的Open Social 標準,一個試圖一統天下的開放平台規範。只要所有的大哥都遵守了,當小弟的可輕鬆了,可以四處入伙。甚至,小弟也可能搭著眾多巨人的肩幫翻身做大哥。。。

 

像不像戰國時期的「合縱」與「連橫」?從Open Social 的合作網站名單來看,本身做社交網絡成績平平的Google,現在可是身配九國相印,儼然要與Facebook抗衡的架式。但是,研發一個標準無償給任何 人使用,Google做這個事情看似沒甚麼好處,究竟所圖為何?

 

宏觀上說,Google的核心是搜尋,網際網路上只要有流量的地方他的 搜尋引擎蜘蛛(Spider)及Adsense 都希望能伸進去。然而,社交網絡這種大流量服務如此特殊,沒有登入的人,甚至連別人的個人主頁(Personal Profile)都看不到,搜尋引擎要索引更多網頁比較困難。

 

因此Google必須把它打開(Open),而Open Social 可看做是這種心態下的產物。妙的是,百度其實也能幹同樣的事,推出一套適合中國人社交習慣的開放平台標準來說服大家採用,而51.com與校內網等獨立社交網絡服務完全有可能考慮採用這個標準。

 

何故?因為對獨立的社交網路服務網站來說,把自己的命脈依附在一個第三方標準太危險了,而自己研發一套標準其實也很累。反制的方法,就是「兼容所有標準」!對於這些網站來說,目標是要吸引更多的應用開發者上來活躍自己的用戶,至於使用甚麼標準其實不重要。

 

一個標準通透的網路世界,網站經營者還要怎麼保住自己的用戶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BA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